周末读史丨外国货币史漫谈:拜占庭帝国金币制度的演变
导读
《IMI财经观察》每周末带您聆听名家解读中外金融的发展兴替和制度演变,在史海钩沉之中领略大金融的魅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石俊志在《金融博览》杂志专栏上先后发表《外国货币史漫谈》系列文章,讲述关于罗马帝国货币的故事。罗马帝国在西方历史上具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了解罗马帝国货币的发展,能让我们对货币世界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为系列第十八篇,原载于《金融博览》2022年第5期。
拜占庭帝国(公元395—1453年)前期的主要货币是索利多金币。公元10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金币制度发生变化,主要货币从索利多金币转为特塔特伦(TETARTERON)和希斯塔麦伦(HISTAMENON)两种不同重量的金币。公元1092年,由于金币成色下降,拜占庭帝国的主要货币又从特塔特伦和希斯塔麦伦两种金币转为海伯龙金币。至此,索利多金币制度彻底结束,新的金币制度宣告开始。
01
尼基弗鲁斯二世
拜占庭帝国发展的鼎盛阶段在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公元867—1056年),这个时期经历了17位皇帝,被人们称为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马其顿王朝的奠基人是巴西尔一世(公元867—886年在位)。巴西尔一世是马其顿地区一个农民的儿子,绰号“马其顿人”,出身行伍,追随皇帝米海尔三世进行对外扩张战争。公元866年,米海尔三世任命巴西尔一世为共治皇帝。第二年,巴西尔一世暗杀了米海尔三世,成为唯一的皇帝,建立了马其顿王朝。
巴西尔一世去世后,儿子利奥六世、孙子君士坦丁七世、曾孙罗曼努斯二世相继成为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公元963年,罗曼努斯二世去世,尼基弗鲁斯二世(公元963—969年在位)凭借军事政变成为皇帝。为了使其政权合法化,尼基弗鲁斯二世娶罗曼努斯二世的遗孀塞奥法诺为妻。
公元969年,塞奥法诺与她的情人——尼基弗鲁斯二世的侄子约翰一世——共谋杀害了尼基弗鲁斯二世,约翰一世成为皇帝。
尼基弗鲁斯二世在位只有 6 年,却使拜占庭帝国通行了600多年的索利多金币制度发生了变化。从此,拜占庭帝国建立了特塔特伦和希斯塔麦伦两种金币并行的制度。
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国力强大、商业繁荣,货币需求强劲。因此,为了制造更多的金币,长期保持稳定的索利多金币开始出现减重。于是,尼基弗鲁斯二世按照减重的索利多金币的重量制造了特塔特伦金币,同时还按照足值的索利多金币的重量制造了希斯塔麦伦金币,让两种金币并行流通。
02
特塔特伦金币
特塔特伦金币是一种减重的索利多金币。
公元963年, 尼基弗鲁斯二世成为皇帝之后, 便开始按照减重的索利多金币的重量制造特塔特伦(TETARTERON)金币。在希腊语中,“TETAR”的意思是“1/4”,特塔特伦的意思就是减少1/4重量的金币。
“减少 1/4 重量”是个非常奇怪的表述。意思是说,特塔特伦金币的重量比索利多金币减少1/4。但是,这个1/4,并不是索利多金币重量的1/4,而是特里米斯金币重量的1/4。特里米斯金币的重量是 1/3索利多金币的重量:1/216罗马磅,即 1.51 克。1/4特里米斯金币的重量约为 0.38克。索利多金币的理论重量是 1/72罗马磅,即4.54克,减少0.38克,等于4.16克。所以,特塔特伦金币的理论重量应为4.16克。但特塔特伦金币的实际重量小于理论重量,一般在 4克左右。
公元963—1028年,拜占庭帝国打制的特塔特伦金币数量十分有限,它们所起到的流通媒介作用不大。11世纪30年代,特塔特伦金币的发行被叫停。不久之后,在君士坦丁九世统治时期(公元1042—1055年),它又重新开始发行。到了罗曼努斯四世统治时期(公元1068—1071年),特塔特伦金币的重量仍然保持在4克左右。
图1 罗曼努斯四世特塔特伦金币
图1为罗曼努斯四世特塔特伦金币, 公元1068—1071年生产, 重量4克,直径18毫米。正面图案是圣母玛丽亚抱圣婴胸像,周围币文“+ΘK∈·RO HΘ”(圣母佑助);背面图案是罗曼努斯四世和妻子欧多西娅肖像,两人中间是十字宝球,周围币文“+RWMAN·S·∈ VΔK”(罗曼努斯和欧多西娅)。
03
希斯塔麦伦金币
希斯塔麦伦金币是足重的索利多金币。
尼基弗鲁斯二世不仅制造了减重的索利多金币,称之为特塔特伦,而且还制造了足重的索利多金币,称之为希斯塔麦伦(HISTAMENON)。在希腊语中,“HISTA”的意思是“足重”希斯塔麦伦的意思就是足重的金币。
最初,希斯塔麦伦金币的外观和重量与足重的索利多金币并无异处,都是1/72罗马磅,即4.54克,实际重量4.4克左右。
图2 巴西尔二世希斯塔麦伦金币
图2为巴西尔二世希斯塔麦伦金币, 公元976—1025年生产, 重量4.4克,直径22毫米。正面图案是基督肖像 ;背面图案是巴西尔二世和君士坦丁八世肖像,周围币文“+bASIL·C·CONSTANT·b·R”(巴西尔和君士坦丁·罗马国王)。
君士坦丁九世统治时期(公元1042—1055 年),希斯塔麦伦金币逐渐从平面币过渡到凹面币,后世称之为“碟形币”(SCYPHATE)。在诸多资料中,“SCYPHATE”一词被解释为源自希腊词“SKYPHOS”,意思是“杯”。
杜卡王朝时期(公元1059—1081年),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败,小农经济逐步破产,大贵族势力兴起,中央集权政治遭到破坏,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科穆宁王朝(公元1081—1185年)初期,希斯塔麦伦金币变成了金银合金币,黄金纯度降至8K,即黄金含量只剩下1/3。
金币成色的下降,使人们对金币丧失信心,不再愿意接受金币作为货币使用。公元1092年,阿历克塞一世开始发行一种黄金纯度较高的金币,称之为海伯龙(HYPERPYRON),意思是“高纯度的”。海伯龙金币面呈凹形,理论重量4.54克,黄金纯度20.5K。
图3 阿历克塞一世海伯龙金币
图3为阿历克塞一世海伯龙金币, 公元1092—1118年生产,重4.12克。正面图案是基督坐像,周围币文“+K∈·ROHO∈1”(圣母);背面图案是阿历克塞一世正面站像,手持权杖和十字宝球,左侧币文“AΛ ∈ SIω·Δ ∈ C∏Oζ”(阿历克塞·专制君主),右侧币文“Tω·KOMNHчω”(统帅)。
公元1204年,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军队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十字军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此后,流亡中的拜占庭人建立了诸多小政权,其中仅尼西亚王国发行过海伯龙金币。
公元1261年,米海尔八世(公元1259—1282年在位)夺回了君士坦丁堡,重新启用了减重的海伯龙金币。公元1270年,海伯龙金币的纯度为16 ~ 16¾K。此后,在两位继任者统治时期,海伯龙金币的质量每况愈下,不断贬值,最终停止了打制,被银币取而代之。
来源|《金融博览》
版面编辑|刘嘉璐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